不平等条约时代的中国
本次展览将于2023年3月1日(星期三)至2023年5月27日(星期六)举行
开幕招待会:2023年3月1日星期三中午庆祝新展览“在不平等条约时代了解中国”开幕,该展览由Sabrina Tian ' 24策划,在曼斯菲尔德弗里曼中心东亚研究学院画廊举行。在与策展人进行问答之后,将提供简单的午餐。
在鸦片战争(1839-1860)之后,中国和英国(后来是法国)发生了两次冲突,西方列强实施了一系列旨在破坏中国主权的条约。这些“协定”后来被称为“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开放贸易,允许外国人进入其领土,开启了密集文化交流的时代。随着商业和教育的新机遇,西方商人、传教士、学者和政治家涌入中国的大门。在此期间,先前存在的东方主义对中国的刻板印象面临清算。更多的外国人能够亲身体验中国,通过与中国人的互动对中国文化有了更细致的了解。相反,中国人在接触外国人的过程中更多地了解了西方文化。然而,对“落后”和“劣等”中国的某些偏见仍然存在,将其视为需要西方指导的威胁国家。在这一时期产生的见解和误解继续影响着今天的学术和政治。本次展览的所有作品都来自东亚研究学院的艺术与档案收藏,这是一个教育资源收藏,包括各种媒体的艺术作品,主要涉及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国。
策展人:Sabrina Tian ' 24,由东亚研究中心和艺术中心提供展览支持。
曼斯菲尔德弗里曼中心的东亚研究学院画廊由视觉艺术副总监本杰明·查菲和展览经理罗斯玛丽·伦诺克斯策划。画廊时间周二至周五,中午至下午4点
卫斯理大学东亚研究学院曼斯菲尔德·弗里曼东亚研究中心华盛顿台地343号,米德尔敦,CT 06457 860-685-2330请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
图片:摘自1936年《北京街头小贩的呼唤、声音和商品》。塞缪尔·维克多·康斯坦斯的装订论文。